中新网西宁9月20日电 (孙睿 吴婷婷 万维斌)记者20日从青海省海西州自然资源局获悉,通过多年的治理建设,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青海省海西州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绿色矿山79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8家,绿色矿山建设走在了青海省前列。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区域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
杭州发布消息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杭州1个案例入选。 浙江省宁波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等2镇(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近年来,浙江坚持和深化“优化、盘活、修复、提升”理念,积极打造空间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组合、政策融合、部门联合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批准实...
近日,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上空,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拍摄了一组三北地区的画面。从太空俯瞰三北,一座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正不断延伸和扩展。 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这个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工程,在横跨我国北方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绿色奇迹”。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
这几天,赶在雨季到来前,“三北”工程攻坚战项目区各地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中卫,今年将完成荒漠化治理59.23万亩,当地正在以每天800到1000亩的速度栽扎沙障,漫漫黄沙被分割锁定在了数以万计的方格中。 位于黄河“几字弯”腰部的山西临县今年要完成生态修复工程19.1万亩,目前进入了攻坚阶段,不少植树条件差的地块,树苗需...
“西溪湿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保留了这样一个湿地,成为城市‘绿肺’,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昨日上午,在西溪湿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举办宣传主场活动,拉开了我市规划资源系统为期一周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序幕。 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聚焦自然资源部确定的“珍爱地球...
江河,犹如地球的血脉,孕育生命、滋养万物。长江、大运河一纵一横两大动脉,在江苏交汇。江河沿线生态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打卡最美江河岸线,看到人和自然的双向奔赴。 暮春时节,南京江岸的幕府山,林深木秀,苍翠欲滴。曾经,这里是一片疮痍之地,开山采石让幕府山黯然失色。 为了还幕府山一片碧水青山,南京...
昨天(12日),人工繁育成功的3000多株珍稀植物在湖北宜昌移栽野外。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丰都车前”的种子上过太空,这是它的首次野外回归。 在长江三峡库区西陵峡的一处江心岛上,近百名志愿者分工协作,在科研人员指导下挖穴、扶苗、培土、浇水,将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人工繁育成功的3000多株珍稀植物,栽植在岸边的护坡上,顺利完成野外移...
9月1日,由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三河天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京津冀地区低碳胶凝材料生产示范基地”共建签约仪式在三河天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双方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业界相关各方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绿色建材领域的重要时刻。 2023年是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加速发展的一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加快发展利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