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西子湖畔迎来一批来自月球的“土特产”。昨天,这批“土特产”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下文简称“杭高院”)新闻发布会上亮相。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浙江首次以第一申请单位拿到的月壤样品。 月球的“土特产”有啥特点? 这是个年份超长的“年份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团队此前在《自然》上发文表示,精...
央视网消息:目前,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环月轨道准备择机实施月地转移,按计划本月下旬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此次任务是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背降落、采样并返回,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探月工程的开放姿态也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认同。 6月6日,也就是本周四的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
6月2日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后,嫦娥六号开始了持续约两天的月背采样。 此次嫦娥六号执行的任务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相比于上次嫦娥五号采样返回,这次任务都难在哪儿? 据介绍,此次嫦娥六号任务由于计划着陆采样的区域位于月球背面,这是和嫦娥五号任务相比最大的不同,因此难也就难在这里...
今年“五一”旅游观光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重量级、近距离”。什么意思呢?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各地知名的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列为节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也就是选择前往那些“重量级”的观光点,通过“近距离”观看和了解这些“超级工程”来增长见识,获得全新的出游体验。那么,为什么这个超级工程游,和大国重器游会成为这个假期更多人的首选呢? 接下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原副台长朱能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8日13时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朱能鸿院士1939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历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台长、总工程师。朱能鸿同志1979...